前些年,房子好卖,开发商也不怎么管理,即便低价中标,通过几个变更,还能捞回不少利润。现在,地价贵,政府又现价,手上也没多少钱,导致最终压榨下游的施工单位。
在材料采购上,把材料商都找来,逐一比价,最终锁定材料品牌与价格后,采取甲定乙供的方式,业主自己不买,由施工单位来采购。由于开发商把材料商的价格压的很低,材料商也没多少利润空间,施工单位想要从材料商那里捞到油水几乎为零。材料商都是现款现货,否则不予供货,这个资金又得由乙方垫资来做,而且材料的损耗、质量问题等都得由施工单位承担。
过去,不少企业会通过中途停工来要挟,变相加钱。老A说,业主现在把合同都限制的很死,中途停工总要有个理由吧?没理由的停工,打官司也打不赢啊,最后白白损失了履约保证金。过去,在施工过程中做一个变更或签证,还能获得价格调整,现在想变更,甲方不进行价格调整,这一下子就没得玩了。更狠的是开发商将项目分为多标段,一旦有一家耍赖停工,立刻清场由另一家公司接手,而清场的单位还没有了履约保证金。
材料上没利润,开发商又压低管理费用,最终只剩下人工费,而这基本上很难支撑一家大型的企业的运营成本。老A说,施工单位的生存空间在哪,他也不清楚。
再说说,为啥施工企业争先恐后的上市?不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嘛,这些资金用来干嘛?就是为了适应目前的行业现状啊,不能垫资的施工企业现在直接就会被市场赶出去。